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贵州信息港 新闻 王宾书法作品展亮相深圳文博会

王宾书法作品展亮相深圳文博会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系统采集 发表时间:2016-05-24 18:18  点击:次  我要投搞

 5月15日,由深圳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安顺市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画院书法院、《藏天下》杂志等单位主办,深圳旭生实业集团、深圳生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贵州书法家王宾个人书法作品展在深圳开幕,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亲临展厅指导,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包俊宜,贵州省美协副主席贺未泓参加开幕式。

王宾,男,汉族,1965年11月生于贵州省普定县,现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深圳贵州商会顾问、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王宾外祖父为民国时期贵州著名书法家,自幼在外祖父的熏陶和感染下,刻苦临习书法碑帖;大学期间,师从贵州著名书法家王萼华、黄济云、杨霜、包俊宜等先生,收获颇丰。 曾临习过《智永千字文》、《草诀百韵歌》、王羲之《兰亭序》、《佛遗教经》、《圣教序》、《快时晴雪贴》、《十七贴》、《丧乱帖》,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多宝塔》、《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怀素《自叙贴》,秦汉简帛书,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的碑帖,常年不缀,坚持四十余年。

据了解,举办这次专题书法展,旨在希望人们在学习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同时,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还要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

安顺素以人杰地灵而著称,这里有享誉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等自然风景;这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明代生活习俗与服饰文化的活化石;这里曾出现众多在文化史、艺术史上影响深远、贡献卓著的文化名人。仅书画一道,论近代以来的黄干夫、何威凤、袁晓岑、王松年、刘式型、戴明贤、陈加林、郭堂贵、董绍伟等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影响艺苑书坛。王宾便出生于这个艺术之乡。因受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双重滋养,王宾自幼亦雅好文艺,在闲暇时往往会情倾翰墨、弄颖挥毫,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断磨砺,在书法上终有所成。

王宾本世纪初远赴广州任安顺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从大山深处到海滨城市,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在此交汇、碰撞,各种艺术活动、艺术交流、艺术展览亦经常在此举行。王宾每个阶段都会抽暇参加这些活动,使其眼界与胸襟都豁然开朗。无论身在何处,他都未曾放下自幼养成的书法艺术爱好,每有闲暇总是挥颖临池,不断创作,因之艺术水平与创作能力都在不断进步。

王宾少年时代是在其外祖父的耳提面命下开始习书的。他的外祖父系黔中书法名家,他们那一代书家最为强调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古碑古帖的临习,也是在此时王宾在书法之“法”上夯实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临摹了大量经典法帖,心追手摹地游走于中国书法的历史长廊,使他对书法中的各种书体、历史渊源、各家流派、风格体势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故而能在浩如烟海的历代碑帖中选择自己最为钟爱也最为适合的进行临摹。王宾楷书先后临习了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多宝塔》、《勤礼碑》及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唐代碑刻。唐人尚法、是后人对唐代书法的概括与认知,无论笔法,字法、章法等都是中国书法中法度的代表,颜筋柳骨又为人们了解颜柳两家如筋似骨的挺劲笔力提供了最为恰当的诠释,为后人学习唐代书法提供了直观的理论依据与学习途径,因而王宾在楷书的法度上得到了极为严格的训练,他的楷书在法度上强调中锋运笔,间架结构上注重开合自如、虚实相生。其后又在著名书法家包俊宜先生指导下进行书法创作,因俊宜先生为全国名家、贵州书坛领军人物,无论在学习方法、艺术理解上都能予王宾以宏观的把握与指导,王宾只要一有机会便会将习作呈与包俊宜先生,先生亦会予其逐一纠弊指疵,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为其指明下一步的方向,因此这些年王宾书艺创作水平真可谓突飞猛进,成就不凡。

王宾在书法上最为醉心也倾注精力最多的还是行草书,行草书除了实用性外,其书体所固有的行云流水、律动韵致及其音乐感、舞蹈美都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而在创作行草书时的直抒胸臆、笔走龙蛇、酣畅快意都是中国书法表述的极至。王宾在行草的创作中找到了快感与乐趣,但他更知道行草书的创作,不能任笔为体,随意臆造,而应写之有据、书之有本,需有渊源,才能根深果茂、源远流长。因而他十分注重在历代行草书法帖中汲取精华。王宾的行草书先后临习了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快时晴雪帖》、《十七帖》、《丧乱帖》及智永《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王铎草书法帖等,对这些古人碑帖的临摹,使他理解了行书草书的用笔结构、情趣意味与书法精神,故其行草书以帖学为主基调,并辅以时人书意,中堂陶潜诗用笔丰富,结构章法自然,草法规范,完全体现出其扎实的传统功夫。李白《将进酒》书写轻松自如,随意中不失法度,落款与正文有意分离,使之疏密得当,文质相生。诸葛亮《诫子书》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构图新颖,既独立又统一,可见王宾对现代书法的关注。王维《山居秋眠》大小参差错落,富珠落玉盘之妙,或高或低的参差布局令人想到信札、手稿的天然弃雕饰。其实现代行书无论在用笔上,还是章法上都趋向于此类模式,之所以如此,一则是由于它可自由发挥,二则因其灵动多变,可以使创作者达到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而行书至清末以来已越来越走向碑与帖相融合,已很难再有较为纯粹单一的帖学与碑学,由于人们获得知讯的便捷,在书法创作取向上也日趋更加多元。就王宾行草书论,应该是碑中有帖,帖中蕴碑,笔法的使转上更是方圆兼济,碑帖一体。整体观察其行草书,可谓气韵生动、一以贯之,追溯前贤而出之心源。他的书法作品中没有所谓流行书风的忸怩作态、生拼硬凑、无病呻吟的病态感。他强调的是似黄果树瀑布般的自然奔驷,顺势而下的动态与气韵,追求的是“当其下笔风雷快,笔所未到所已吞”。王宾是在写性情、写心声,古云“书为心画”即是。

王宾另一种书写较多也较擅长的书体是隶书。隶书是中国书法各体中生命力最强,也是最为实用的字体,因之易学难工,学习隶书者众,精于隶书者寡,在隶书的临习上王宾将视角放在那些古拙朴茂的碑刻上,力追汉人雄风,对《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等进行了潜心研习。碑刻而外,王宾近年更醉心于秦人简牍。秦简与汉简不同的是汉简较为张扬、奔驷、飘逸。秦简则呈现出含蓄、内敛、沉稳,以致于秦简也更为高古、拙朴。即拙多巧、质多妍。想来王宾正是循着此路,顺势而为、熔于腕底。“俯视·高超”、“任性·随意”、“为学·观心”诸联,可谓笔笔有来头,字字有出处,恪守古法,追索古意、笔力沉厚,情注毫端,纵而不野,擒而不僵,就用笔论方圆兼济、中侧同施,不囿于一,不拘一格表现出线条的质量感、力量感与节奏感。《书谱》云:“隶欲精而密”。其实如使其精细、缜密不难,如要使其放肆豪宕则不易。王宾隶书在擒与纵度的把握上恰到好处,在隶书的创作中小字相对于大字较为容易,王宾大字隶书亦颇为出色,“龙腾盛世”具汉碑厚重,又有汉简之奔纵。“难得糊涂”以秦简笔意为之,大气中存严谨,加之大小宽窄各不相同的有意处理,看其富于动感,落款用同一字体,更加显得和谐而统一。严格意义说隶书是一种静态书体,无论用笔还是结构都强调“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静穆与空灵之美,但创作者在挥毫弄颖之际应把握静中寓动的秦简真谛,这一点王宾做到了,他作品中的或左右开张、或一笔纵下都增强了姿态感与动态美。清人赵之谦云:“因隶而工楷”,足见楷书与隶书的相通与互补。因王宾早年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楷书功夫,与多年来的行草书创作,才使得其隶书动静相生,不似一般写隶书者,由于过分强调隶书的碑刻属性而写得刻板而无性情。我想这一切都得力俊宜先生随时随地为他的创作方向把脉纠弊密不可分,更与这些年王宾长期居驻海滨,视野开阔,对新思想、新理念、新的创作模式积极吸纳有很大关系。

本次展出的王宾先生的简书,架构以汉简为基,以秦简为气,间以隶意,自成一格,颇得高古、拙朴之法度。他以行草名世,用力颇多,读他这次书展的作品,又多了些灵动的韵味。其作品曾入选2013年贵州省书协第五届芒父杯书法双年展、中国书协2014年“西部展”、贵州省书协2014年第七届行草书展。

图片1.png 

中国书协副主席包俊宜先生到会祝贺并讲话,右为王宾。

图片2.png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亲赴展厅指导,与王宾合影。

图片3.png 

王宾在创作中

图片4.png 

王宾书法作品选

    贵州信息港 搜狐地方新闻联盟成员 中国互联网新闻网联成员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
    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